京都Blue Bottle咖啡 南禪寺 永觀堂

Blue Bottle Coffee Kyoto 藍瓶咖啡京都店在3/23正式開幕,為Blue Bottle Coffee在日本的第八間店舖,也是Blue Bottle Coffee繼東京七間店舖後,首次在關西地區展店。 京都店位在知名景點南禪寺附近,以百年町家改建,是目前八間分店中佔地最廣的一間。

 

閱讀全文 京都Blue Bottle咖啡 南禪寺 永觀堂

2017-01 京都大原三千院、寂光院

三千院 (さんぜんいん) 是位在日本京都大原的天台宗寺院,和青蓮院、妙法院並稱天台宗之三門跡寺院,各個季節都有非常出名的景觀,春天賞花、夏天賞苔、秋天賞楓、冬天賞雪,從京都火車站搭乘巴士,約 50 分鐘的車程可抵達。從京都車站前 C3 乘車區,有個大大標示著「大原」的板子。因為大原在京都市巴士周遊券的範圍之外,若利用京都市巴士一日券(市バス・京都バス一日乗車券カード),單程需補繳 ¥320

市バス・京都バス一日乗車券カード

抵達大原後,車站旁就有往三千院參道的指示牌,沿著三千院參道一路往上走,約 10 分鐘就能抵達三千院前

這趟在2017年1月來的,隨巴士進入大原,路旁開始出現積雪。在往三千院的路邊已經堆滿白雪。參道上有許多不錯的餐廳,但跟著隆冬下午天色漸漸灰沉,竟顯得有些寂涼。

 

 

 

大原三千院最早是由日本天台宗始祖、最澄在建立比叡山延曆寺時所搭建的草庵,廟裡的本尊是藥師如來,也供奉阿彌陀三尊坐像與觀音,最澄所開的日本天台宗是繼承智顗的學說、以法華經為中心,同時也包含禪、戒、念佛、密教的要素,在性格上已異於中國天台宗。三千院除了有「三千院門跡」的名稱之外,也被稱作「梶井門跡」、「円徳院」及「梨本門跡」,與妙法院、青蓮院、曼殊院以及毗沙門堂同屬天台宗五箇室門跡,皇族和皇子曾親任住持的宮門跡寺院。 1118 年日本堀河天皇的二皇子最雲法親王到三千院出家,成為第一位到三千院出家的皇族,並且在 1156 年被任命為天台座主,從此以後,三千院的歷代住持都由日本皇族擔任。
「三千院」名稱是明治四年,法親王還俗時,依梶井佛殿內的所懸掛的靈元天皇御筆匾額命之,大原三千院從此被稱為「三千院」。 天台宗智者大師 智顗 在認為世上有 3000 種世間,但這 3000 種世間都出於一念心中,因此稱之為「一念三千」,指日常生活中,在起心動念之間,三千諸法,同時具足,為天台宗的觀心法門。北齊禪師慧文「一心三觀」的禪法,認為「一心」可以同時看到事物的空、假和中。一切事物都由因緣所生,沒有固定不變的實體,這是觀空;但雖然如此,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像貌,這是觀假;然而空與假是同一的,此謂觀中。而「三千」則是以此為基礎延伸,三千即宇宙世界的整體,能將這一切都領會,就達到了圓證三智的境界。
最澄
(767~822, 俗名三津首廣野,密教法號福聚金剛,出生於日本近江國(滋賀縣)滋賀郡古市鄉(今大津市),平安時代僧人) 
最澄畫像 繪於11世紀 兵庫縣加西市一乘寺藏(日本國寶)

最澄與空海,天台宗與真言宗–文–茂呂美耶

「有清園」是座池泉回遊式庭園,從正堂宸殿可眺望極樂院。名稱源自中國六朝時帶的詩人 謝靈運 詩句「山水有青音」,園內林立的杉樹、茂盛的綠苔和紅葉遠近馳名。

 

 

「聚碧園」是供遊客從客殿眺望的池泉觀賞是庭園,相傳由江戶時代的茶道雅士 金森宗和 修築。 聚碧園可以走到戶外的廊道,坐著欣賞庭園景

 

「往生極樂院」具寺廟記載,是 986 年由「往生要集」的作者、天台宗的一代宗師惠心僧都源信為了祈禱父母的冥福,與姐姐安養尼宮同建造。

為了容納比佛堂更大的國寶「阿彌陀三尊像」,頂棚被設計為船底型向上凹入,頂棚上用炫麗色彩繪製飛向極樂淨土的天女和各菩薩,但現在用肉眼已難分辨,「圓融藏」的橄欖聽保存有復原仿製品,供遊客領略當時所創建的極樂淨土景象。

 

 

 

「金色不動堂」是位於紫陽花院內的建築,主像是由智證大師所製作的密藏佛像 – 金色不動明王,是近幾十年建的許願本道場。旁邊有間無料奉茶的休息區,煮茶的老奶奶們非常熱情,如果喜歡寺廟裡的金色不動茶 (鹹甜口味,其實不算茶),可以當場向她們購買。

三千院參觀結束之後,回到巴士站,繼續前往另一側的寂光院。

寂光院本來是天台宗尼姑庵,據傳一開始是聖德太子在西元594年為父親用明天皇興建的菩提寺,規模並不大。小小本堂裡的佈置和樑柱,源自飛鳥時期,藤原時期及平家物語時代的格局,裡面供奉聖德太子時代的木造地藏菩薩立像。本堂前樸素的庭園裡,有心字型池塘,一座刻著『諸行無常』的大鐘,和千年老松『姬小松』。

 

寂光院首任住持是聖德太子的奶媽玉照姬(三比丘尼其中一位的慧善比丘尼),之後,代代住持都是由貴族世家的女性們擔任,建禮門院德子是第3任。平家在壇浦戰役中全軍覆沒,建禮門院雖也跳海自殺,但被只有他一人被源氏救起。回到了京城的建禮門院在1185年(日本文治1年)在這裡隱居,終身祭拜在壇之浦戰役中滅亡的平氏家族及自己的孩子安德天皇。後白河法皇憐憫建禮門院的人生,於1186年日本文治2年)拜訪建禮門院,這段故事描述在《平家物語》的「大原御幸」中,以描述「諸行無常」的小故事廣為人知。之後寂光院荒廢,但由豐臣秀賴、豐臣秀吉的妾澱君及德川家康復興。

 

從大原公車站前往寂光院,沿途經過農田、小溪,一眼望去是白雪靄靄的鄉村景致,一路幽僻幽靜,深深的寂寥感。

 

 

寂光院在2000年曾失火,很多東西都燒掉了,現在看到的主殿是後來重建的,旁邊有個小型展覽館可以看到當年燒毀的殘骸。

 

 

 

 

2016-11 京都永觀堂賞楓

永觀堂是以本尊的”Mikaeri阿彌陀”與秋天的紅葉而聞名的永觀堂,正確的說禪林寺,它是淨土宗西山禪林寺派的總寺。是853年空海的笛子真紹作為真言宗的道場而建的,然而,11世紀下半時期,永觀禪師(這也是永觀堂名字的由來)當了住持後,這裡成為了淨土宗的寺院。收藏了大量如《山越阿彌陀圖》及鐮倉時代以來的國寶級佛畫。

另外,永觀堂也被稱為”紅葉的永觀堂”,以紅葉的勝地為人所知,3000多棵紅葉樹被秋天染上了美麗的色彩。從11月至12月初的秋之寺寶展時期,夜裡都會有照明。晚上17:30~21:00的這段時間裡,在夜間照明的映襯下,阿彌陀堂、畫仙堂、庭院會猶如幻想一般。接受參觀的截止時間是關門的前30分鐘。

來源

 

閱讀全文 2016-11 京都永觀堂賞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