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有風險,國外券商不受本國金融監理機構監管,請務必注意所有風險並了解投資商品。
差價合約(CFD)是複雜的工具,由於槓桿作用,存在快速虧損的高風險。 與該提供商交易差價合約時,有75%的散戶投資者賬戶虧損。 您應該考慮是否了解差價合約的運作方式,以及是否有承受承受損失的高風險的能力。
eToro(e投睿)是目前全球領先的社群交易平台(Social Trading)之一,平台上可以交易各種指數、商品、外匯、股票、ETF、虛擬貨幣等等的差價合約(CFD)。
eToro之所以成長快速的原因之一在於建立社群交易平台,使用者可以直接複製別人(多是eToro上面的”投資網紅”)的投資組合,從2007年至今已經有1千萬使用者,其中20萬人是活躍用戶。
開戶需要至少$200美金(可刷卡) – 美國與澳洲使用者則為$50美金。提回投資金的手續費則為$25美金,在美國算對高,對於國外使用者,相較去其他線上券商$50則不算高。
優點
- 社群式交易平台以及投資組合複製功能
- 商品資料圖視強大
- 廣泛的加密貨幣投資商品
- 中文客服
- 費用相對低廉: 不同商品類別交易手續費不同,股票與ETF單邊點差0.09%(一買一賣0.18%),指數或商品則根據商品而定,整體來說不見得會是最便宜的交易商,但費用已經算相對低 。
通常交易時買入價(Bid)會比賣出價(Ask)高一點點 點差=買入價-賣出價 價差交易成本%= (點差)/(買賣均價))
缺點
- 股票和ETF類商品選擇相對較少,目前僅有一些重要知名的股票和ETF,中小型的尚未提供。
- 股票和ETF手續費單邊0.09%,指數則是各有不同點差,並非最低的線上券商。跟台灣比依然算是很低(台灣是0.1425%手續費+0.3%交易稅)
eToro安全嗎?
eToro在國外投資網站(例子)被評為相對低風險。儘管不是公開上市公司或銀行,eToro在英國註冊為金融服務公司,受到FCA監管(執照號碼 FRN 583263)。eToro在澳洲與塞浦路斯的子公司也在當地註冊為證券交易商。
什麼是價差合約 (CFD)
差價合約(Contract For Difference,CFD) 是一種運用保證金來放大槓桿的買賣方式,商品 包含外匯、商品、股票、指數、虛擬貨幣等等。 差價合約交易非常類似股票投資時的融資交易或融券交易、也很類似期貨交易簡單來說:它們是向外匯券商借錢,支付少許保證金買賣商品合約的概念。
國際上一般的外匯交易買賣的金額都非常巨大,一單位是100萬美金。因此就有人發明了一種「合約」商品,將許多小規模的投資者集中起來,可以不用一次買1單位,而是可以只買0.001單位或更小的單位,讓資金比較小的投資者也能加入市場,這些投資者互相買賣,中間商則事搓合這些交易之餘也提供流動性,扮演類似銀行或券商的角色。 這種交易方式不需要有實際商品,比較像是買方跟賣方在對賭,是有一方獲利勢必有另一方虧損的零和遊戲,跟期貨買賣非常的相似。
期貨保證金和差價合約的差別在於:
1. 差價合約沒有到期日,但期貨合約有到期日
2. 差價合約有利息 (比較像是借貸),但期貨合約沒有利息
3. 差價合約不涉及實物交割,但期貨合約可以實物交割
更詳細的比較可閱讀市場先生的差價合約和期貨的成本和規格差異比較
價差合約要注意些什麼?
1. 保證金少會有斷頭風險
和期貨一樣,如果保證金如果太少且槓桿太大,遇到市場大波動時很可能就會被「斷頭」,也就是強制認賠。應該避免使用太高的槓桿,以及不要用最低的保證金在作操作,那樣會很危險。
2. 注意利息成本
通常交易時都會告訴你目前的部位是否要支付利息,有的狀況要有的不用。短線交易利息通常低的可以忽略,但長期累積下來還是要小心,不應該長期持有。
3. 不持有實物
在交易的股權、債權、虛擬貨幣都不是實際擁有,因此也沒有股利 (註: eToro支付部分股利)、投票權這些東西,只是單純在對它的漲跌作出買賣選擇。因為不持有實物,所以選擇交易商也要很注意是否安全。
4. 不要使用高槓桿
雖然許多交易商都會強調他們可以提供高槓桿,例如1:400、1:500,但強烈建議不要用高槓桿,因為那會大幅拉高風險與交易成本,除非你交易的是波動極小的商品,否則初期用到1:5或1:10就夠了。
如果你是eToro新用戶,或之前沒交易過CFD,不要隨便用槓桿交易。下單時選擇X1 LEVERAGE (如下圖)